本文目录
揠苗助长子自寓言故事的成
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,谓其人曰:“今日病矣!予助苗长矣!”其子趋而往视之,苗则槁矣。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。以为无益而舍之者,不耘苗者也;助之长者,揠苗者也。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
译文:
有个担忧他的禾苗长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宋国人,一天下来十分疲劳但很满足,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:“可把我累坏了,我帮助禾苗长高了!”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的情况,然而苗都枯萎了。
天下不希望自己禾苗长得快一些的人很少啊!以为禾苗长大没有用处而放弃的人,就像是不给禾苗锄草的懒汉。妄自帮助它生长的人,就像这个拔苗助长的人,不但没有好处,反而害了它。
“死生挈阔,与子成说”是什么意思
击鼓
佚名(先秦)
击鼓其镗,踊跃用兵。土国城漕,我独南行。
从孙子仲,平陈与宋。不我以归,忧心有忡。
爰居爰处?爰丧其马?于以求之?于林之下。
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。
于嗟阔兮,不我活兮。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。
"死生契阔,与子成说。"出自于《诗经·邶风·击鼓》。意为无论生死离合我们都要在一起,这是我们当初早已说好的约定。
吐子成兔典故
伯邑考是周文王姬昌的嫡长子,周武王姬发的兄长。相传伯邑考孝顺儒雅,温润善良,他在周文王所有的儿子当中,也是最出色优秀的一个。可是就是这样的伯邑考,最后被商纣王给处死了。伯邑考之死十分的惨烈,商纣王将伯邑考杀死之后,还把他的肉做成了肉羹送给了姬昌,让姬昌吃掉。
姬昌吃了儿子的肉之后,最后竟然从口中吐出了三只兔子。